By 孫中興 (有五貓為伴的愛貓族)
就像走過一條巷子,有人會發現躲在牆頭或屋角或汽車底下的貓,有人則永遠不會去注意同樣的事一樣,書市中有關貓的書也往往是靜悄悄地躲在一個角落,準備和有心人邂逅,特別是愛貓族。
貓書沾染了貓的孤高自賞性格?
這些和貓有關的書,也和貓一樣,往往讓愛貓族看的愛不釋手,沉浸其中,難以自拔,而局外人則往往不屑一顧。到了年終歲末的推薦好書榜,這些書似乎也沾染了貓的孤高自賞性格,往往不會受到多數以經國載道為志業的選書委員的青睞。不過,有誠心的人還是躲不過邂逅的命運的。
去年書市中出版了多少貓的書,大概就像巷子裡到底住著幾隻貓一樣,很難窮盡而論。就我隨意的邂逅,就發現了七本。
法國作家茱莉亞‧德蕾所寫的《貓的智慧》(陳太乙譯,高寶國際集團)是一本很特別的書。把人類(雖然還是西方為主)思想史上的一些名人名事都理所當然地穿插了貓的關鍵角色,然後整個故事就變得可愛如貓。從這個很理所當然的「唯貓史觀」,當然可以看到愛貓族都早已熟知的貓的智慧,也隱含著作者(應該是受到貓的啟發而產生)的智慧。
以法國普羅旺斯或是山居歲月為主題的書曾是書市寵兒,可是英國作家馬格麗特‧雷侯得的《10隻貓的山居歲月》(徐詩思譯,皇冠)恐怕就會因為書名上的貓而讓非愛貓人士望而卻步。這真是一大損失。這本書是典型的人和貓生活的故事,沒有什麼詭譎的或煽情的劇情,只有人貓相處的自然之道。書中有十隻貓的照片,還有一隻重要的配角狗。
玩物喪志的貓咪拜物教?
把貓當第一「人」稱來寫自傳的《喵喵喵》(曾秀鈴譯,旗品文化)是美國作家蘇珊‧馮柏格‧薛佛作品。擬人化的寫法不是貓書中新鮮的事,不過劇情有趣,還有精美的插圖,是老少咸宜的閱讀經驗。
貓書中比較可以預期的是獸醫寫的書。國內愛貓界人貓共知的杜白醫師去年好像沒出書,倒是在美國紐約行醫多年獸醫兼作家的卡妙提醫生繼他之前的《床下的貓醫生》(皇冠)之後,同一出版社又出版了《月球上的貓醫生》(羅玲妃譯)。貓醫生寫的書當然以貓的病為主,和前面幾本平常生活中的貓是不太一樣的,趣味性和劇情性當然高了許多。在閱讀有趣的故事之餘,我們很容易地吸收了一些和貓有關的醫學常識。
《家有酷貓》(張曌菲譯,胡桃木)的作者潘‧薔森是「貓咪行為顧問」,不是我們熟知的獸醫。可是頭銜雖然需要一點解釋,但當您看完她替貓咪主人解決的疑難雜症之後,您不得不佩服作者真是有兩把刷子的。您也會回頭開始對自己愛貓的某些怪異行徑加以反省。
比較傾向「貓咪拜物教」的是書名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卻頂有創意的《把貓吃掉的書》(永中國際)。別讓書名把您嚇著,這不是一本哈利波特式的魔幻故事,沒有一本會吃貓的書。其實就是一本點心食譜,可以做出貓圖案的巧思。這種把食物動物化的情況,在習慣於第四台日本美食節目大行其道的臺灣,您大概不會太訝異作者是日本人,您大概只會奇怪書中沒有Hello Kitty的圖樣吧。
最後一本貓書是國內愛貓族協會的大姐大心岱個人多年來的愛貓飾品的精品圖像展示——《貓咪博物館》(貓頭鷹)。愛貓族大概可以藉此書比較自己的收藏或欣賞讚嘆人類對於貓的崇拜,局外人大概會慨歎愛貓族的玩物喪志,甚至失去了人類的主體性,進入馬克思所說的「異化」狀態。如果是這樣,這些人最好別看到日本人每年出一本的《貓雜貨》,其中有關貓咪的商品琳琅滿目更會讓這些「人類中心主義者」吐血而死。
這些書的出版社不一,作者也來自世界各地,似乎愛貓現象有逐漸蔓延的趨勢。還不是愛貓的人,還來的及趕上潮流。
Thursday, September 01, 2005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